春节假期 南充上宣外宣“出圈”出彩

发表时间:2025-02-06 09:16


央视《新闻联播》播放游客在阆中过年的画面。(视频截图)



央视《新闻30分》播放阆中春节热闹的街景画面。(视频截图)



2025年2月3日《人民日报》3版宣传外国游客阆中过春节稿件。



民俗大巡游。张晓东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奎

今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世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大假,南充文旅市场“热辣滚烫”,异常火爆。为打响南充的春节文化品牌,提升南充文旅在海内外的美誉度、知名度,南充新闻人坚守工作岗位、深入一线,“硬核”融媒报道,立体展示春节期间南充文旅“火爆”场景,让假日期间南充上宣、外宣“出圈”出彩。

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春节期间,市融媒体中心积极协调组织,在中省媒体刊播相关稿件195条,全网总传播量达到1.3亿次,让全球感受到了南充浓浓的“年味”和春节文化气息。

A现场连线除夕阆中两次登上央视特别节目

1月28日,除夕,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了《喜乐安宁中国年》《乙起过年繁华巳锦》节目,向全球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在节目中,央视两次连线阆中,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地道“年味”,总时长达20余分钟。

当日9时10分,央视记者和阆中本地导游来到古城中天楼下,开始逛古城街道,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向全球观众介绍阆中古城2300余年历史、古城规划布局和保护情况。

“春到了,年到了,春节老人赐福了……”在央视记者逛古城的镜头里,展示了“春节老人”赐福、发红包场景,只见“春节老人”的扮演者身穿黄袍,手持一根带有“浑天仪”的手杖,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导游通过央视镜头向全球观众介绍说,阆中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是参与创制天文历法《太初历》的落下闳的故乡,《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

随后,“春倌说春”场景又出现在连线的镜头里,只见“春倌”身着红色官服,戴红色官帽,手上拿着一个执春牛小木雕、一根孝春棒,开始“说春”。“春倌说春”是阆中极富特色的春节习俗,生动展示了阆中丰富的春节文化。

一路逛古城,阆中的名特小吃,包括张飞牛肉、白糖蒸馍、保宁醋也一一向全球观众展示。

在介绍中,“牛肉熏黑卖”是阆中美食的一大“怪”,阆中牛肉表面呈棕黑色,就像张飞的脸,可用刀轻轻一切,深黑色的表皮下便露出诱人的红来。白糖蒸馍不用碱,在适当气温下自然培植酵素,既保持了面的清香,又因发酵而自发产生了纯正曲香。阆中人喜欢在雪白的蒸馍上盖上小红章,“馒头盖章卖”就成为阆中又一“怪”。同时,在阆中,醋不仅是调料,还被制作成了饮料。

“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欢迎到阆中感受浓浓的年味。”连线结束时,央视记者向观众发出盛情邀请。

11时40分,央视新闻频道记者又来到古城街头和古城侯家大院,通过央视新闻频道,向全球观众展示“春节老人赐福”和阆中的团年饭。

在侯家大院,展示的是阆中的蒸笼宴。开笼仪式后,热气腾腾的“九大碗”呈现在全球观众眼前,让人垂涎欲滴。厨师还对菜肴进行了创新,将一根黄瓜制作成“青蛇”,再搭配张飞牛肉、春卷,一道寓意蛇年的菜肴便跃然眼前,色香味俱全。

除了直接连线外,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栏目,也分别以《喜庆欢腾乐新春大江南北年味浓》《四川阆中:民俗活动轮番演畅游古城过大年》为题,报道了南充地道的年味、春节的热闹场景。

B展示地道“年味”传播南充春节文化

今年春节大假,南充上宣火爆“出圈”,除了央视外,人民日报、新华社也纷纷对南充春节期间的热闹场景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全面展示南充,特别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厚重的春节文化。

2月3日的《人民日报》以《“春节热”让“入境游”更火》为题报道,记录彼得罗娃、安德烈阆中寻“年味”的旅程。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来华旅游的彼得罗娃、安德烈,最想去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阆中。两人从天府国际机场乘高铁直达阆中,中国高铁的四通八达和舒适便捷让他们印象深刻。在阆中,两人白天进古城,看民俗表演,晚上走进落下闳大剧院,观看大型文艺节目《阆苑传奇》。“在阆中古城体验了龙狮巡游、竹马牛灯等春节习俗文化,喜庆又热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安德烈意犹未尽。

2月1日,新华社客户端以《在四川阆中,体验地道年味》为题进行报道,展现阆中古城张灯结彩、人潮涌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于此,观赏舞龙舞狮表演、请“春节老人”赐福、看“张飞巡城”表演……尽情感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的浓郁年味。

春节期间,新华社客户端还分别以《你的年味世界的记忆|四川南充:“织”年》《四川阆中:文艺表演为新春“夜态”添活力》等为题,报道南充的“年味”。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四川日报、四川卫视等省级媒体也密集发声,传递“南充浓浓年味”。2月1日,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由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原创的新媒体产品《春节吃保宁蒸馍,新的一年蒸蒸日上》,一经发布即迎来网友纷纷转发点赞。

C打响春节文化品牌全网总传播量超亿次

今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世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全面展示南充文旅市场的“热辣滚烫”,打响南充春节文化品牌,提升南充文旅在海内外的美誉度、知名度,市融媒体中心精心谋划、用心策划,组建专班、细化责任,积极对接、主动上传,全力推动上宣外宣工作。

据统计,1月27日至2月4日,共协调或在中省媒体刊播稿件195条,全网总传播量达到1.3亿次。特别是三大央媒火力全开关注“春节文化之乡”,春节假期前4天,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新闻1+1》《晚间新闻》《东方时空》《喜乐安宁中国年》等7档品牌栏目,在黄金时段以现场直播、新闻特写、视频连线等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来自“春节文化之乡”阆中不一样的年味和热闹的过年场景。南充非遗民俗、风味美食、特色文旅等分别以单条、综合或开放式结尾的形式亮相央视荧屏;《人民日报》先后两次大篇幅报道阆中作为“春节文化之乡”在春节申遗成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春节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2月1日至2日,新华社客户端连续两天推送了由市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短视频和图文稿件,其中短视频《你的年味世界的记忆|四川南充:“织”年》在新华社客户端总端推出后,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百度等平台相继在显著页面转载,总浏览量超过百万。

春节期间,市融媒体中心还不遗余力地向省级媒体推送南充文旅宣传原创稿件。其中,四川广播电视台平均每天以5条新闻的频次在《四川新闻联播》《今日视点》《早安四川》《四川乡村新闻》《四川文旅报道》等栏目唱响最地道的“南充年味”。


分享到: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北湖路88号  |  电话号码:0817-225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