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担使命 勇争一流绘新篇——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回眸

发表时间:2025-02-28 09:04


杂技剧《东方丝源》获评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图为《东方丝源》剧照。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冯方雄

一场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让理论传播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一篇篇聚焦重大主题、重大活动的全媒体报道,翔实生动地记录了南充“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取得的新成绩;市融媒体中心和市传媒集团挂牌组建、“南充文艺家之家”授牌暨艺教深度融合工作启动仪式举行、阆中春节文化作为代表性项目参与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翻开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卷轴,一幅以实干为笔勾勒发展的“实景图”跃然眼前。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着力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砥砺奋进、守正创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南充答卷”。

思想旗帜领航理论铸魂入人心

思想的引领,犹如征途中的旗帜、远航中的灯塔。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思想之旗,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南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年11月29日,四川省“理响巴蜀”进基层百场巡回宣讲暨南充市基层“微宣讲”活动走进蓬安县新园乡宽敞沟村,蓬安县金钱板传承人魏德良将党的理论政策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金钱板歌词,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熏陶。“接地气,喜欢听,听得懂。”村民郑道民点赞道。

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征程中,南充不仅注重形式的创新,更着眼于覆盖的广度与深度。除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理论传播,还精准发力,紧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全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宣讲新品牌。

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次,市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145场,各地各系统深入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宣讲活动,涌现出仪陇“思德大讲堂”、蓬安“相如之声”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宣讲品牌;市委宣传部荣获“我们的新征程”(第二季)网络知识竞赛协同成就奖;全市社科工作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被省社科联表扬为2024年度综合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州)社科联。

讲好奋进故事展现南充万千气象

纸上波澜,记录历史精彩;笔底春秋,助推时代发展。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挺膺担当,主动服务大局,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累累硕果与动人瞬间,一条条精彩报道、一道道新闻大餐,将主旋律持续唱响,把好声音传得更远。

一年来,昂扬的主旋律贯穿始终——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唱响昂扬旋律,全面展示了现代化南充的万千气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召开新闻发布会20场次,协调“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2次到南充采访报道。2024年9月12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南充,20余名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嘉陵区、蓬安县采访,对南充在蜀绘技艺传承、相如故城古迹保护方面的创新做法赞叹不已。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617次聚焦南充,海外网络传播力位列全省第4;市内媒体开设《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专题专栏200余个,联合达州开展“组团培育副中心喜看南达新气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发现南充美”主题宣传活动,多角度展示南充发展成就,凝聚发展共识。

一年来,改革的征程上步履不停——

坚定有力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市融媒体中心和市传媒集团在全省同批次市州中率先挂牌,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2024年12月18日,川北大木偶第五代嫡系传承人李乐走进南充高中临江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木偶文化盛宴。在李乐的悉心指导下,只见木偶在学生们的操控下“活”了起来,伴随着阵阵惊叹声,非遗文化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一幕场景正是南充推进艺教深融的生动剪影。过去一年,南充深化艺教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创新构建“多层次学校+院团/协会”新发展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蓝相续中代代相传。

文化惠民兴业文旅融合焕新颜

在绚丽的灯光、秀美的舞台布景和动人的音乐配合下,3名主演随着节奏,在舞台前变出近70把伞,一时间犹如伞花在舞台上竞相绽放,呈现出姹紫嫣红、如梦如仙的舞台效果。2024年9月28日,由南充市杂技团原创的魔术节目《飞花令·伞》,在第139届意大利国际魔术大会上获得最高分,斩获比赛唯一金奖,成为南充文艺领域又一闪耀明珠。

过去一年,南充文艺之花璀璨绽放、成绩斐然:魔术《邂逅》荣获国内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实现全省“零的突破”,杂技剧《东方丝源》、网络纪录片《坛之韵·顶上年华》获评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首部国家级非遗川北大木偶题材电影《因你而动》在南充成功首映,引发热烈反响。这些文艺成果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南充文化影响力。

文化惠民工程温暖人心。全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近3.4万场次、观影群众103万余人次,让优质文化资源走进千家万户;阆中春节文化作为代表性项目参与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有力提升了阆中与南充的文化品牌知名度。文旅产业发展再创新高。中法农业科技园等62个省级重点文旅项目2024年完成投资109.4亿元,居全省第2位,彰显出南充文旅产业强劲发展动力。

文明新风浸润精神共富结硕果

每天清晨,79岁的老党员卢克德都会早早起床,穿上鲜艳的红色马甲,拿起小喇叭,准时来到顺庆区小东街路口,开始他一天的文明交通值守。卢克德是西城街道解放街社区老年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支由多名70余岁老党员自发组建的队伍,每天穿梭于车水马龙之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城市的热爱和对文明的坚守,成为南充城市文明新风中一道温暖的“银发风景线”。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年来,南充着眼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新风,持续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广大市民群众的心灵得到了滋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精心打造“爱国活动周”活动,策划开展“爱我国防”宣讲大赛,全市29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学校签署共建共育协议。

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高质量承办2024年四川省红色家风故事会、“德耀巴蜀榜样力量”四川省礼赞先进典型巡演活动,组织推荐全国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18个,选树“中国好人”“四川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12个、创历史新高,有序推进《南充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让时代新风润泽南充大地的每一处角落。

逐梦追风不停歇,远方尽头是花海灿烂。站在新的起点上,南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昂扬的奋斗姿态,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充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条件。


分享到: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北湖路88号  |  电话号码:0817-2259839